
那些对于金融相关科系毕业的读者来说很基本的东西,在一般人眼中都需要慢慢思考才可以想明白。不过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概念而言,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就可以简单弄清楚了。
经济走强的时候,商家趋向于从国外借钱来国内投资,因为比较划算。当经济走弱的时候,商家不仅面对生意的问题,外币贷款也显得很沉重。
我看得一头雾水,为什么在国内做生意,却要到国外去贷款呢?真的有差吗?不如,我就模拟一下这整个过程,看看到底经济具体是怎么进行的。我们假设一个商家看好生意前景,被怂恿进行外币贷款,看看在不同的经济情况下这个商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
1、商家借入USD1000,转换成MYR4200,用于做生意。
2a、汇率不变。生意有斩获,收回MYR4500,偿还贷款后还有收益USD71.43。
2b、经济好,马币升值。生意不太好,收回MYR4000,偿还贷款后还有收益USD52.63。
2c、经济好,马币升值。生意有斩获,收回MYR4500,偿还贷款后还有收益USD184.21。
这样看来,经济好的时候,商家不仅可以从生意中赚钱,也可以通过货币升值获利。
当然,经济不会永远都向好。在泡沫生成期间,商家和投资者可以借入外币投资获得双重(投资/生意+货币升值)收益。当泡沫幻灭的时候,情况又是如何呢?
1、投资者借入USD1000,转换成MYR4200,用于投资。
2a、汇率不变。投资不太好,收回MYR3800,偿还贷款后亏损USD95.24。
2b、经济差,汇率贬值。投资有斩获,收回MYR4400,偿还贷款后亏损USD22.22。
2c、经济差,汇率贬值。投资不太好,收回MYR3800,偿还贷款后亏损USD155.56。
这是个仁慈的模拟,可以看到即使投资赚钱,但是还是有可能被汇率贬值拖累。
Dalio一直重复说,无论是经济好坏,其过程会“自我强化”,也就是说泡沫期间的泡沫膨胀速度会加速,萧条期间的恐慌和资产价格会呈现自由落体的姿态。
书中还有很多内容,我会进行整理,希望不会太久。但这之前,我可能还要再读多几遍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