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Garment Manufacturing(主要业务,占营收85.7%)
- Flexible Plastic Packaging
- Corrugated Packaging
- Inner Packaging
主席报告
- 营收增长19.2%,税前利润增长54.6%,净利润增长57.3%。
- 营收和税前利润的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.0%和35.8%。
- 服装业务的营收增长22.7%,税前利润增长58.2%。
- 服装业务的营收增长源于外汇利好,税前利润增长源于营收增长、外汇利好、生产力提升以及成本控制。
- 服装业务的营收增长2.1%,税前利润增长14.4%。
- 服装业务的营收增长源于订单增加,税前利润增长源于生产力提升以及成本控制。
- ROE达到25.4%,对比去年的19.1%。EPS为50.5 Sen,对比去年的32.1 Sen。PE为8.1。
- 虽然有巨额的股息派发,公司的每股资产增长17.9%。
- 公司的财务健全,现金水平达RM64.113。
- 服装业务主要受到产品需求、劳工成本、营运开支左右。
- 包装业务主要受到产品需求、劳工成本、营运开支以及原料成本左右。
- 包装业务会继续关注在消费产品、餐饮、医药、医疗领域,享有高附加价值,抗衰退,同时享有人口红利。
- 公司会持续控制成本,以免对竞争环境、成本上升等挑战。
- 服装业务是高劳力低资本的行业,最低薪金制加剧运营成本。希望由成本控制所抵消,不排除转嫁给顾客。
- 将会投资在自动化以及高效率的机器,以减少对劳力的过度需求。
- 公司会继续专注在服装业务,以便加速有机成长。
- 公司手握高现金,会关注策略性的并购活动,不排除扩张到其他的领域。
- 包装业务处在低利润和高资本开销,管理层会持续优化生产力,以便达到持续获利,不排除开拓新商机。
资产负债分析
长期资产
固定资产 51.5%
长期投资 48.5%
短期资产
库存 40.3%
应收账款 37.4%
现金 22.3%
长期负债
递延税务 100.0%
短期负债
应付账款 91.5%
股本 50.4%
留存收益 49.6%
近四五年固定资产呈现下滑趋势,没有成长动力?
长期资产近两年有所上升,可见长期投资增加。
进一步说明成长遭遇瓶颈,所以加大投资力度?
库存长期呈上升趋势,不过本年度增加接近一倍。
应付账款长期呈上升趋势,本年度上升25%。
较为欣慰的是,两者相对净利的比例呈下滑趋势,处在历史地位附近。
我推测,可能是奥运的大量订单推升两者。
可是看了2012年的数据又不像,大概是营收结构有所调整。
现金一直是流动资产的大部位,基本上维持在20%以上。
流动比和速动比无懈可击。
近两年的现金略微下滑,大概转移到长期投资去了。
随着应收账款和库存的上升,流动资产的比重渐渐上升。
长期贷款只出现在2009年,之后就没有了。
短期贷款只出现在2009~2010年,之后就没有了。
可见,公司维持0贷款的经营已久。
应付账款呈缓慢的上升趋势,和供应商的关系还不错。
留存收益和股东权益几乎同步上升,可见股本没有什么增加。
除了2011年的esos之外,就只剩下2016年的红股。
所以公司这些年可以说没有向股东伸手要钱。
损益分析
八年的营收和净利呈现上升趋势,表现稳定。
毛利润率缓慢上升,净利润率则增长较快。
营运开支和折旧费用相对毛利润的比重下滑,不错。
但是八年来的折旧费用呈下滑趋势,是否存在疑虑?
ROA,ROE,ROIC持续增长,表现亮眼。
Dupont分析
利润率 :上升趋势,漂亮
资产周转率 :窄幅波动
杠杆 :窄幅波动
看来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赚幅的增长,这点很看重管理层的功力。
现金流分析
营业现金流 :呈上升趋势,不过本年度严重下滑,源于应收账款和库存暴增。
投资现金流 :去年爆量流出,用于长期投资。
融资现金流 :都是由于股息,流出增长,股息雷同。
自由现金流 :连续几年上升,不过本年度严重下滑,源于营业现金流下滑。
现金循环周期 :过去都平稳,本年度被库存暴增而拉抬,还处在合理水平。
今年的现金流很例外,现金流缩水,财报没有任何解释。
如果接下来的库存和现金流没有改善,投资者就应该警惕。
评价
股价 :RM4.22
PE :7.62
DY :3.20
董事部持股25%
资深管理人员持股0.50%
基金持股18.16%
三十大股东持股75.75%
董事报告完全没有提及应收账款的暴增原因,有必要看看接下来的季报,观察是否有改善。
董事报告一直很简单,没有提到经营上面的一些具体细节。
比方外劳政策具体产生怎样的影响,最低薪金制有增加多少劳力成本等。
里约的奥运会带动多少业绩,这个也没有披露。
虽然董事报告语焉不详,但是公司的表现一直有目共睹。
外加董事部和高阶管理人员持股很多,可以使小股东放心不少。
88.31%的股权握在102名股东手中,所以股价的起伏不大。
折旧下滑是隐忧吗?
应收账款和库存的飙升会平复吗?
投资者不要先进场,多看看几个季度再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