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 经营范围 *** * Shipowner/provision of marine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* Total Logistic services with haulage, forwarding & other associated services * Processing & trading of rubber dust, trading of tyres, lubricants and related products, provision of tyres maintenance services * Trading of freight *** CHAIRMAN’S STATEMENT *** * 扩张仓库空间,购买半岛地皮,以用于物流业务的发展用途。 * 已经在Pasir Gudang, Johor修建了6,500 square metres的仓库,2016年八月会完工(启用?)。 * 营收达RM125.70 million,相较去年下滑RM1.50 million。 * 税前利润达RM16.79 million,相较去年的RM3.98 million + impairment loss RM 12.36 million高。 * 过去收购了四块地皮用于日后扩张用途。 * 明年打算在Port Klang Free Zone和Pulau Indah兴建仓库。 * 陆地物流业务由于新增同业而变得竞争激烈,会开创新方式来提升效率以及降低成本。 *** 资产负债分析 *** 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 :100.00% 无形资产 :0.00% 短期资产 库存 :0.01% 应收账款 :57.79% 现金 :37.99% 长期负债 长期贷款 :69.67% 短期负债 应付账款 :50.36% 短期贷款 :49.64% 股东权益 股本 :51.54% 留存收益 :48.12% 过去就年来,固定资产起起落落,长期呈缓慢上升趋势。 去年的Impairment Loss使得固定资产下滑,本年度则购地而使得固定资产上升接近历史高点。 奇怪,明明资产负债表有购地的记录,后面的地皮列表却没有,会不会是重新估值呢? 过去的商誉被impaired在其他开支之中,完全没有了。 库存不是物流业的重点,过去波动很大,但是比重很低。 应收账款增长不多,呈缓慢上升趋势。 相较净利,库存和应收账款在历史范围波动。 过去几年现金水平没多少增长,但是近两年增长明显。 这可能跟趋势开始的转型有关,有待持续观察。 流动比和速动比一直都很健康。 过去七年的长期贷款下滑,但是过去五年的短期贷款却上升。 总体而言,过去六年的总贷款却没有增长。 本年度的长期贷款上升明显,可能只用于转型计划,有待确定。 就资本架构而言,这三年的负债水平是不错的,处在历史低点附近。 应收账款持续四年下滑,看来供应商也对公司的经营不信任。 留存收益在过去九年来起落不定,近四年呈上升趋势。 根本没有变化,说明经营的不利并没有要求股东金援。 2013年有Share Issuance Scheme,给董事share options。 *** 损益分析 *** 去年的表现不能够作为参考,因为有impairment loss RM 12.36 million。 近五年的营收呈上升趋势,近四年的净利呈上升趋势。 可惜就长期(过去九年)而言,营收和净利却是原地踏步。 毛利润率基本维持不变,但是净利润率却波动很大。 相对毛利润,近三年的营运开支和折旧都比较稳定。(管理层开窍了?) 融资成本一直都比较稳定,只不过相较税前利润的比重略高。 除去去年的impairment loss因素,过去四年的roa和roic其实还可以。 roe基本上就快要达到不错的水平,可以作为转型成功的观察指标。 DUPONT分析 利润率 :变得很大,近四年基本处在历史高点。 资产周转率 :过去五年还算稳定。 杠杆 :过去都一直处在健康水平,近年来呈下滑趋势。 从上面的指标具体数值,可以看出来物流业的表现是由资产周转率体现。 也就是说闲置率是行业的杀手,空车不动是业界最担心的事。 公司的主要问题是赚幅,这个完全残害了公司的表现。 赚幅只能指望管理层的能力,希望董事会注意到。 *** 现金流分析 *** 营运现金流 :横摆了好几年后,近三年上升。相对净利充沛 投资现金流 :两年一次大投资,本年度接近历史记录。 融资现金流 :四年一度流入,不过流入相对流出较少。 自由现金流 :本年度较少流入,投资固定资产较多导致。 现金循环周期 :近四年出上升趋势,源于应付账款下滑导致。在合理范围内。 现金完全没有问题,很健康,但是不强壮。 *** 评价 *** 股价 :RM0.785 PE :5.87 DY :3.82 董事部持股12.8% 母公司持股28.66% 基金持股0.00% 三十大股东持股85.03% 根据去年报导,公司打算转型至陆路物流,但是财报没有透露。 董事长文告中只有一行文字,说明陆路运输是现在的主力。 我其实很质疑,由水路运输的失利转战陆路运输会成功吗? 陆路运输有yinson,有tiong nam,公司打算怎么切入? 很遗憾,董事长文告什么都没有。 经营偏弱,现金流没问题,大致还好。 转型是否见效,有待持续观察。 如果转型成功,可能收益丰富。 三十大股东持股超过85%,外加RM0.98的每股净有形资产,只等待表现转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