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* 业务范围 *** * Manufacturing, repairing and servicing of boilers. * Producing integrated biomass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. * Engaged in the business of bio-energy systems. * Supplying palm oil recovery enhancement system. * General trader and contractor of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 and equipment.【新业务】 *** CHAIRMAN'S STATEMENT **** * USD相对MYR和IDR强势,使得需求下滑,特别是主要客源在印尼。 * 针对外汇风险,公司有进行相应的对冲。 * 收购了Teknologi Enviro-Kimia的60.23%股权【费用与方式?】,进入污水治理领域。 * 这家子公司的业务包括工业与油棕种植领域的污水治理。 * 这项收购会是业务多元化,也能与现有的业务互补。 * 与Jasa Aman Engineering签署备忘录,全权代理其品牌的涡轮发动机。 * 希望可以将其涡轮机和本公司的锅炉配套,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。 *** Review of operations by managing director *** * 部分收购子公司Teknologi Enviro-Kimia后,总资产增加约10%。 * 在雅加达设立办公室,发展印尼棕油市场。 * 生产高规格锅炉,用于发电设备。 * 承接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一些【多少?】项目,希望可以打响知名度。 * Teknologi Enviro-Kimia是我国领先的污水治理公司。 * 看好这家子公司和母公司的业务契合程度。 * 搁置Pulau Indah Industrial Park的产业发展项目,等待适合机会。 *** 资产负债分析 *** 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 :88.31% 无形资产 :4.17% 短期资产 库存 :15.57% 应收账款 :67.43% 现金 :5.32% 长期负债 长期贷款 :80.45% 短期负债 应付账款 :85.41% 短期贷款 :14.54% 股东权益 股本 :30.42% 留存收益 :75.45% 固定资产过去六年来,每两年就有显著增加,相信这跟管理层提到的多元化经营有关。 商誉重新出现,应该就是源于收购案,下面有细节跟进。 库存和应收账款都在增加,相对净利而言,两者的比例达到历史高点。 两者目前已经占短期资产的83%,不得不留心。 如果数额与比例持续走高,可能会拖累现金流,这个稍后再议。 短期投资数额波动幅度很大,不知道是投资失利还是积极做业外投资。 现金还不错,基本上在历史范围内波动,流动比和速动比也健康。 过去几乎没有显著贷款,本年度却大量增加。 总贷款相比去年增加RM17mil,后面会说明这笔贷款增额跟收购案有直接联系。 应付账款持续上升,供应商对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怀疑。 股东权益跟留存收益基本维持同步上升。 六年间,曾经一次派发1:1的红股,没有其他增资。 *** 损益分析 *** 营收和净利都出现上升趋势,不过本年度略微下滑。 长远看来,roa,roe,roic呈缓慢下滑趋势,但是还在不错的水平。 毛利润率缓慢上升,但是净利润率却显著持续下滑,不乐观。 可喜的是,营运开支和折旧分别占毛利润的比例却很稳定。 DUPONT分析 利润率 :缓慢下滑,尚可接受。 资产周转率 :缓慢上升,本年度下滑源于收购案利益还未完全反映。 杠杆 :下滑中,本年度大量贷款却还可以维持去年水平。 利润率下滑原因不太明朗,毕竟种植业靠天吃饭。 资产周转率明年相信会转强,新子公司的全年贡献的自然推论。 杠杆看好还会下滑,过去就没有大量依赖贷款经营。 *** 现金流分析 *** 营运现金流 :不稳定,特别是这两年的营运资本大增拖累而走低,相对净利薄弱。 投资现金流 :六年来三度大量流出,伴随着固定资产的大增,相信是扩张。 融资现金流 :基本上满有规律,扩张时会使用贷款。 自由现金流 :不稳定,流进流出都有,相对营收薄弱。 现金循环周期 :还不错,处于可接受范围。 *** 评价 *** 股价 :RM1.00 PE :16.78 DY :1.50 董事部持股20% 基金持股1.82% 30大股东持股76.01% 提到手握一些项目,但是没有提到工程阶段以及价值等细节。 收购子公司的耗资多少,任何融资,都没有任何细节提供。 为什么管理层如此神神秘秘,是否有什么猫腻? 新冒出的RM4mil商誉,相信是收购子公司Teknologi Enviro-Kimia带来的。 根据细目第五条,Teknologi Enviro-Kimia的资产价值达RM17,804,442。 根据细目第三十二条,收购价格为RM14,564,000,现金收购。 观察到现金似乎不是很充裕,所以相信收购案实际通过融资完成。 总贷款增加了RM17mil,基本可以支撑上面的论点。 根据细目第三十二条(a),明年的营收可能增加RM280mil,净利可能增加RM30mil。 可见收购案是好事,为什么要偷偷摸摸不公布呢? 现金流不是很理想,也许是成长阶段的无奈。 还需要看看过几年新的子公司是否和主业互补,带来稳定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