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

苦干与回报

上个星期,我在自己分析报告中加入了CAPEX,以便更准确的计算FCF。有了这个FCF,我就可以用DCF模型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,扣除安全边际之后,便是我的目标买入价。

我计算完全部的买入价,再与股价做比较后,发现有少量的股票处在我的目标买入价之下。这就表示这些股票初步具备了买入的价值,不过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。

分析的步骤很简单,就看股价是否有上升的趋势。这样的做法很像技术派的作风,不过我看的是momentum,而不是供应与需求。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做quantitative analysis,不过qualitative analysis就很考验个人经验了。需要有相关行业知识,对公司运行环境熟悉,对行业的发展了解,对总体的经济环境关注,这些都不是个人投资者有能力具备的。(即使分析师也无法精通全部行业)

所以,股票的长期走势变得很重要,它多多少少反映了一些公司的发展状况。一个经营得好的公司,他的股价必然会上升;但是股票上升并不一定代表公司经营的好(切记!)。所以,我的quantitative analysis可以说明公司经营得不错,如果股票的长期走势有上升,那么岂不两全其美!

依照这个标准,通过考验的股票之剩下一支,而且还是我已经持有的股票。如果不是我加入了capex,它可能不会被我再度发掘到。凭借对自己的信任(我也相信Buffett),我砸大钱(从七月起就担心美国升息,不想买进)全数买进!

隔天收市,这支股票起7%,直接导致我当天的投资收益暴涨,我还蛮高兴的。分析的过程其实很无聊,沉闷的数字交织在财务报表之中,而我还需要在这其中做思考。我是一个一个数字key in进去的(是的,就是这样老土),敲入几年的数字就差不多有感觉,知道一间公司是否经营良好。然而,这个7%的回报给我鼓舞,我知道我在依循一个正确的方向,我会一直循着这个方向前进,钱进!